ST03 作物生理与分子生态学科技创新团队

  发布时间: 2020-11-11   信息员:


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科技创新团队为“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团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计划以及“立足本省、面向海西、服务全国”的海西战略举措,致力于提升我省农业科技研究平台与应用技术水平,促进我省团队建设、改善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条件,提高作物生态安全生产过程与监控的整体研究水平,为保持本学科在国内外同类学科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奠定基础。团队在“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生态学机理及其防控策略”、“水稻绿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及其分子生态机制”、“模式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抗逆的分子生态机制”等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其中“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生态学机理及其防控策略”方向主要针对太子参、地黄等药用植物的连作障碍问题以及药用植物怀牛膝的连作促进效应等,在福建、河南等的药材道地产区建立了野外定点观测站,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定量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技术,在药用植物化感自毒物质的合成与调控、分离与鉴定,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微生物互作网络、微生物群体效应/群体淬灭与植物病害等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深入挖掘了药用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宏基因(植物第二基因组学)信息,在此基础上,筛选有益微生物资源、优化配制微生物菌肥、建立作物多样性栽培模式,探索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消减措施。近年来,课题组还开展了作物间套种不同模式系统中土壤根际生物学过程与机制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建立根际生态调控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近5年来,该方向得到了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基金项目的资助。研究成果在Plant and Soil,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Chemosphere,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Applied Soil Ecology, Scientific Reports, PLoS ONE, BMC Plant Biology, Plant Diseas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70多篇高水平论文。课题成员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上做特邀报告,受到同行的广泛关注。“水稻绿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及其分子生态机制”方向以水稻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短缺和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双季稻区只种一季水稻及农业生产面源污染不断加剧的现状,研究了再生季高产稳产形成的机理,构建了相关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集成创新了水稻高产优质安全生产的栽培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水稻强弱势粒异步灌浆的分子生态学机制,探索小分子物质调控提高水稻弱势粒灌浆。研究田间自然条件下水稻化感抑草作用的分子机制,重点关注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对水稻化感抑草作用的调控机制,揭示水稻转录调控PAL基因表达合成化感物质抑制稗草生长的行为过程与机制。研究成果在The Plant Journal,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Planta, Journal of Proteomics, Plant Science, BMC Plant Biology,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PLoS ONE,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杂志发表文章,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模式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抗逆的分子生态机制”方向。“模式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抗逆的分子生态机制”方向以拟南芥、水稻、番茄为实验材料,研究植物单糖基化修饰和植物根系发育过程与机制,解析植物响应低磷胁迫的分子生理学机制以及生长素调控水稻根系发育机理等。研究成果在PLoS Genetics,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Planta,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Science, Physiologia Plantarum, Planta, Plant Cell Report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多篇。




团队负责人:

林文雄,教授,博、硕导

现任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二级教授,博、硕士生导师;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原副董事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福建省首批高层次A类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科技部科技进步奖/发明奖评审专家、福建省教学名师、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福建省闽台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于绿色栽培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福建省闽台特色作物种质创制于绿色栽培创新基地负责人、生态学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负责人;兼任亚洲国际化感作用学会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亚热带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作物高产生理与生态育种、作物化感作用与连作障碍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五年先后主持国家和部省级科研课题20多项,在Plant Journal,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Field Crops Research,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 Plant and Soil, Chemosphere,《生态学报》、《作物学报》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300多篇(),先后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福建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先后指导博硕士研究生100多人(国外7人)、博士后20人(国外2人)。

林文雄教授个人主页:http://teacher.fafu.edu.cn/smxy/lwx/list.htm

电子邮箱:lwx@fafu.edu.cn; wenxiong181@163.com


团队成员:

吴则焰 教授、个人主页:http://teacher.fafu.edu.cn/smxy/wzy/list.htm

王文斐 副教授、http://teacher.fafu.edu.cn/hxlh/wwf1/list.htm

林生 副教授、个人主页:http://teacher.fafu.edu.cn/smxy/ls/list.htm

吴林坤 副教授、个人主页:http://teacher.fafu.edu.cn/smxy/wlk/list.htm

张志兴 副研究员、个人主页:http://teacher.fafu.edu.cn/smxy/zzx/list.htm

方长旬 副研究员、http:/91/57/c1136a233815/page.psp

陈鸿飞 高级实验师、个人主页:http://teacher.fafu.edu.cn/smxy/chf/list.htm

李兆伟 讲师、http://teacher.fafu.edu.cn/smxy/lzw/list.htm

张永强 讲师、 http://teacher.fafu.edu.cn/smxy/zyq/list.htm